骗术一:"电话欠费"诈骗
典型案例:4月25日,张女士家的固定电话接到语音来电,称其电话欠费3168元,如需人工帮助请按9键。张女士按9键后,一女子称其电话没欠费,而是有人利用她的身份资料在厦门申请电话打国际长途,现已欠费3168元。对方主动帮她转到"厦门市公安局"报警。一名"警官"假装给张女士做录音笔录,并设置了电台呼叫等背景声音。之后,该"警官"称张女士的身份资料在厦门招行开设账户,涉嫌洗钱,要她将存款转入公安机关指定的监管账户。张女士信以为真,被骗9.99万元。
提示:如果电话欠费,电信公司会发送欠费催款单,而且电信通常是在月底和月初由电脑语言提示"电话欠款",并非人工直接转接。
骗术二:冒充公检法单位诈骗
典型案例:5月23日,李女士接到号码为0591xxxxxx(福州市公安局总机电话)来电。对方自称是公安局林警官,询问她是否认识犯罪嫌疑人李军,此人用她的身份证在厦门汇丰银行开设账户,涉嫌洗钱200多万元,福州市法院5月25日会开庭审理此案。"林警官"还告诉她,福州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也会与她联系。半小时后,李女士接到号码为0591xxxxxx(福州市检察院总机电话)来电。一名"检察官"称为了保护她的合法权益,需要她将存款转入一"安全账户",待开庭宣判后返还。李女士先后4次被骗29.6万元。
提示:该案中公安局总机号码、检察院总机号码都是虚拟的电话号码。实际上这些总机电话只能接听不能外拨,如接到类似电话即可认定是诈骗。
骗术三:"购车退税"诈骗
典型案例:4月1日,薛女士接到"国税局工作人员"来电,对方能说出薛女士的身份信息及车辆资料,并告知其所购买的宝马汽车因购置税降低,要退税8000多元,让她与010xxxxxx联系办理手续。由于对方所述信息准确,薛女士信为以真。拔打电话后,一名自称是国家税务总局的干部让她到ATM机上操作退税手续。薛女士操作后,发现卡内存款被转走49986元。
提示: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购车退税、购房退费等谎言,如果真有退税政策出台,税务部门会通过媒体发布权威信息,不会以电话形式通知。
骗术四:"银行卡消费"诈骗
典型案例:2月19日,柯先生接到手机号码151xxxxx发来的短信:你在新华都商场用银联卡消费5600元。若有问题请咨询银联中心0595xxxxx。 拨通后,"银联工作人员"称柯先生的银联资料可能被盗取,并主动提供"公安局"报案电话059xxxxx。接着,"泉州公安局张警官"以保护柯先生的账户为由,让他到ATM机上操作,骗走7.7万元。
提示:银联客服中心告知你信用卡透支等情况时,可要求对方说出你的姓名、住址、信用卡账号等资料以核实。如果你对账户消费有疑问,可向银行查询,各银行都设有24小时固定客服热线。
骗术五:提供"免担保贷款"诈骗
典型案例:5月25日,吴女士接到号码136xxxxxxx发来的短信称提供无担保贷款。吴女士拨打了短信中提供的号码,对方自称是景德集团的王经理,可提供10万元以下低息无担保贷款,但需先交部分利息5000元,吴女士答应了。 "王经理"又以检验还贷能力为由,要她汇1万元。吴女士汇去1.5万元后联系王经理,对方又要她交1万元保护业务员安全,吴女士方知上当。
提示:戒除贪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骗术六:以绑架名义诈骗
典型案例:5月2日13时许,陈先生接到130xxxxxxx的电话,称其儿子被绑架,要交10万元赎金。陈先生惊慌失措,未核实情况就与对方谈判。14时许,他将3万元赎金汇入对方账户后,才想起与儿子联系,发现儿子未被绑架。
提示:接到这类电话时应先设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及时向警方报案。
骗术七:谎称亲友生病或出车祸诈骗
典型案例:3月11日,罗先生接到130xxxxxxx来电,对方让罗先生猜他是谁。罗先生以为是战友朱某,对方就冒充朱某,称次日会开车到福州看望罗先生,并告知这是他的新手机号。
第二天,对方致电罗先生称在厦门出车祸,急需现金。罗先生遂将1万元汇到对方指定账户。
提示:接到陌生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不可轻易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