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来电:你涉嫌洗钱数十万元,需缴纳5万元公证费
民警教你识别骗子五大破绽
近日,市民朱女士接到一个显示为“023110”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上海某公安分局民警,声言她涉嫌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要求朱女士按照他的要求配合开展公务。幸亏朱女士及时报警,在民警的帮助下,她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新型的骗术。
在接到那个奇怪的电话时,朱女士正在九龙坡区龙泉村某酒店内休息。20日早上8时许,手机的铃声将她从睡梦中惊醒,一个“023110”的号码跃入了她的眼帘。朱女士说,因为来电不是正常的座机号码,她下意识地挂断了电话。可是,没过一会儿,这个号码再次打了过来。 “即使是骚扰电话,我这边接听总是不花钱的,万一真是有事呢!”于是,朱女士选择了接听。
电话那头,是一个操着标准普通话口音的男子。“我们是上海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民警,请问您是否是 朱玲媛(化名)女士?”一听对方是警察,而且还能叫得出自己的姓名,朱女士心里一阵紧张。接着,对方告诉朱女士,他受上海公安局委托,负责对朱女士银行卡“洗黑钱”的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为了让朱女士相信自己的身份,对方还给了朱女士一个所谓的“上海公安局”的热线电话,并告诉朱女士可以通过这个电话与自己所属的单位“上海公安局”取得联系,核实自己的身份。
朱女士并未查验。接着,对方告诉朱女士,她的银行账户被一犯罪集团攻破并使用,涉嫌洗黑钱数十万元。为了保证朱女士的账号安全,对方要求她支付5万元公证费用。一听对方要自己交钱,而且金额较大,朱女士在半信半疑之间,提出自己暂时现金不够,需要跟丈夫商量一下。没想到,对方语气强硬地对她提出了告诫,为了保证账号资金安全,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孤身出差的朱女士有些担心,当她看到酒店墙壁上九龙派出所提供的报警热线时,便拨打了电话与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接警后,九龙派出所迅速出警并见到了惊慌失措的朱女士。在听完她的讲述后,民警立即戳穿这是一个典型的电话诈骗案。“幸亏你没把钱转给对方,否则就上当了!”
参与现场处置的冯警官提醒,近年来,随着网络电信等科技的日趋发展,电话诈骗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重要作案手法。
就本案而言,冯警官当场指出了骗子的5大破绽:
①朱女士接到的电话号码是“023110”:“023”是重庆的区号,对方却自称是“上海公安局民警”,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②对方用所谓“110”座机给朱女士取得联系,也是一大破绽:110是警方的接处警平台,只受理群众涉及公安职能范围内的求助、报警、举报、投诉,不具备办案的功能。
③110是为公众报警服务的一个特殊号码,只能呼入,不能呼出;110要向外打电话,必须通过固定电话呼出,其显示的号码为普通的7位数固定电话号码,不会出现“110”、甚至“023110”的情况。
④公安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其工作人员不可能在电话里让事主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或通过电话核查账户资产。
⑤对方禁止朱女士和他人商量,这在正规的公安办案程序中显然是非常反常的。
警方提醒:
在此,警方提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违法犯罪分子的骗术也在日趋翻新,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等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邮包藏毒等等。甚至冒充电信人员、公安民警说你涉嫌贩毒、洗钱等等。 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收集目标区域内固定电话信息等公共信息,从而确定被害人信息,以及被害人家里座机号码。然后冒充公安民警,使用互联 网虚拟来电或自动改号等软件,以被害人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恐吓受害人缴纳钱财或提供银行账户信息。
警方提醒,市民如果接到显示类似公安机关110的办公电话号码,只要拨打当地公安机关110电话进行咨询,110接警员就会向事主解释和核实。
广大市民朋友应注意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同时,希望市民朋友能提醒身边的朋友谨防此类诈骗。(来源:重庆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