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作客我校“瑶湖讲坛”
发布时间: 2019-04-23 浏览次数: 1596

    2019年4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傅伯杰应邀到我校“瑶湖讲坛”作题为《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地理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钟业喜教授主持,全校相关专业师生120余人参加。
    报告中,傅伯杰院士从地理学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详细论述了地理学的交叉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分析了新时代地理学“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研究主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数据来源、新的研究范式”。介绍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发展目标和研究主题,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技术革新与社会需求推动地理学研究范式发生新的变迁,地理格局与过程的耦合推动研究途径的创新发展。并通过综合与耦合实现的具体科学示例,阐述了地理科学“从格局-过程研究到系统模式的转变、从要素研究到系统研究的提升、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链接、从知识的创造到社会决策的贯通”的发展趋势。最后,傅伯杰院士分享了对地理科学发展新趋势的理解:从格局-过程研究到系统模拟的转变、从要素研究到系统研究的提升、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链接和从知识创造到社会决策的贯通。讲座结束后,傅伯杰院士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前,我校副校长涂宗财教授亲切会见了傅伯杰院士。傅伯杰院士对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进行了专题指导,对我校地理学的实验室建设、学科发展、方向凝练、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傅伯杰,男, 1958年生,陕西咸阳市人,1989年获北京大学和英国Stirling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 等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280余篇,出版著作10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贡献奖。任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主编、生态学报主编、地球科学进展主编, Landscape Ecolog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等刊物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