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访基层,助力振兴我先行—2021年第十六届江西省大学生绿色营乡村调研
发布时间: 2021-07-20 浏览次数: 334

  716日至17日,为深入了解千烟洲模式带动下周边农村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第十六届江西省大学生绿色营暑期实践三下乡团队继续千烟洲的调研之旅。队员们将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思考千烟洲模式对附近乡村的积极影响,并了解当地村庄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走近乡村,感受乡村风土人情,实地考察,调研访谈,深入群众,新时代青年在行动。


图为队员们前往村庄调研


桃源村之行

716日上午9点,队员们到达泰和县灌溪镇桃源村村委会,采访了桃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流菁。肖主任介绍桃源村的大部分地区已应用‘千烟洲模式1.0’,丘陵上种植湿地松、缓坡上种植柑橘和山茶等经济作物,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收入也增加了。展望桃源村脱贫之后的乡村振兴道路,肖主任表示:“最近经常去发展农村旅游的村子学习交流,对标先进示范,不断吸收经验来促进桃源村的发展。村子的生态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厚,希望能通过借鉴‘千烟洲模式2.0版本’,以“四季果园”等项目为驱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一同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队员们在与肖主任的交流中,了解到桃源村在乡村振兴中所做出的努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感叹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的责任之大。


图为队员们与桃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流箐进行访谈


 接下来,队员们在桃源村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村民家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们都十分热情。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部分村民也采用“千烟洲模式”——在缓坡种植柑橘和油茶,还自行探索了种植碧根果。访谈过程中村民们纷纷表示,近几年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谈到乡村文化振兴,村民们告诉队员们村委会每月会定期安排村民们学习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组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与质朴的村民们进行亲切的交流,感受到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对农村的发展与变化有了切身的体会与认知。


图为队员采访小卖部老板


 架竹村之行

717日上午9点,队员们到达架竹村村委会,架竹村党委书记钟方平热情地邀请队员们进入办公室,愉快地聊了起来,营员们了解到,2019年架竹村所有贫困户均已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顺利脱贫。目前架竹村的3200亩农田用地都正在积极推广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行统筹安排,规模整治,完善农田配套设施,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之际,钟书记表示期待能早日让村民们用上“千烟洲模式”2.0,在守护好“千烟洲模式”1.0带来的绿水青山基础上,利用高效优质的生产方式更高水平地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为队员们与架竹村党支部书记钟方平交流


 随后,实践队跟随村主任肖经章前往贫困户王大爷家走访,王大爷今年已经60多岁了,和妻子一起经营着十亩水稻,儿子是聋哑人,基本不能自立,三十多岁仍然得靠父母抚养。队员们都感到王大爷一家生活非常不易。但是王大爷却满面笑容地告诉我们:“政府对我家的帮扶政策好,每个月都有几百的低保,去年还成为了村里的保洁员,一个月五百块钱,可以靠自己的劳动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能补贴家用,非常感恩党的好政策。”队员们都被王大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和温暖。问起对“千烟洲模式”有多少了解的时候,王大爷很激动地告诉我们他90年代的时候在千烟洲试验站里种植柑橘,湿地松,当时有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随后队员们又挨家挨户地和村民们进行了交流,感受到千烟洲模式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村民的生活,目前一部分村民和千烟洲试验站有紧密的联系,能及时学习并且用上千烟洲模式探索出的高效优质的生产方式。


图为队员采访村民


 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感悟良多。通过与当地的村干部与村民积极交流与探讨,队员们积极关注乡村生活、生产、生态,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成效,切身体会“千烟洲模式”带来的生态红利,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学习到泰和千烟洲生态试验区将农民生活生态化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集成“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理念,全力建设功能全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生态综合治理、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样板示范基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这次社会实践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同时青年学子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青春底色。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