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了“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依照学者科研产出、Google Scholar Metrics 期刊评分、H指数、成果被引、成果中作者排序位置等参数综合考虑的结果。平均分高表明学者更倾向于在高质量期刊发表文献,综合评分则更多考虑学者的产出量。该名单中国内共有8029人入围,地理学全球共914人入围,其中地理学科中国学者22人入围,我院林珲教授入围名单。
全球 总排名 | 学者 | 规范化机构 | 学科 | 论文 总评分 | 论文 篇均评分 | H指数 | 论文数 |
16528 | Mei-Po,Kwan |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 地理学 | 953533 | 2772 | 63 | 344 |
22408 | Kusky, Timothy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理学 | 806591 | 2955 | 66 | 273 |
23558 | 薛伟德 | 清华大学 | 地理学 | 785254 | 5099 | 47 | 154 |
29659 | 黎夏 | 华东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687261 | 3138 | 69 | 219 |
34352 | 李新 | 中国科学院 | 地理学 | 627953 | 1627 | 61 | 386 |
36790 | 黄昕 | 武汉大学 | 地理学 | 602710 | 2926 | 55 | 206 |
39464 | 唐春安 | 大连理工大学 | 地理学 | 575756 | 1142 | 65 | 504 |
39939 | 刘纪远 | 中国科学院 | 地理学 | 571476 | 2829 | 63 | 202 |
41112 | 李召良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地理学 | 561208 | 1513 | 46 | 371 |
43922 | 吴缚龙 | 南京大学 | 地理学 | 538636 | 3026 | 50 | 178 |
56191 | 龙笛 | 清华大学 | 地理学 | 459047 | 4211 | 53 | 109 |
56225 | 张泽明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地理学 | 458802 | 2144 | 61 | 214 |
57126 | 杨世伦 | 华东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454076 | 5045 | 43 | 90 |
65638 | George C.S,Lin | 香港大学 | 地理学 | 412686 | 3468 | 38 | 119 |
69300 | 陈伟 | 西安科技大学 | 地理学 | 397262 | 3010 | 68 | 132 |
74571 | 李焯芬 | 香港大学 | 地理学 | 376400 | 3551 | 38 | 106 |
79072 | 王伦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理学,大气科学 | 360078 | 1675 | 45 | 215 |
79336 | 朱阿兴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359258 | 1218 | 55 | 295 |
86944 | 刘瑜 | 北京大学 | 地理学 | 334945 | 1675 | 44 | 200 |
94122 | Loo, Becky P. Y. | 香港大学 | 地理学 | 314529 | 1691 | 32 | 186 |
96784 | 林珲 | 江西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307819 | 968 | 50 | 318 |
99925 | 黄润秋 | 成都理工大学 | 地理学 | 299831 | 909 | 53 | 330 |
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是北京同舟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其研发的全球学者库(北京同舟云学术)亿级海量文献数据以及强大的AI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公司独创的先进科技论文质量评估计分排名规则与方法,对全球学者近代所发表的全部文献(重要期刊进行了回溯处理,如Science回溯至1900年)进行集中处理和计算后得出的。排行榜以学者发表的全部论文总积分作为依据进行排名,但只有最近30年发表论文数(本次排名最低为26篇)进入初选名单的学者才能够进入排名。榜单以Metrics期刊评分、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类型、作者贡献度等指标为评分基础。为了量化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对每一位学者的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评分,并将学者的全部论文得分累加得到总积分,按照总积分从高到底排列出全球前10万名学者。学者的单篇论文得分计算公式如下:每篇论文的积分=(作者贡献度*期刊积点 + 作者贡献度*被引频次积点)*论文的文献类型积点。

学者简介:

林珲,国际欧亚科学院院⼠、英国社会科学院院⼠、⾹港航天科技集团⾸席遥感科学家、国际华⼈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主席。林珲⽬前任江西师范⼤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空间中⼼科学委员会委员与南昌分中⼼主任,⾸批江西省⾸席科学传播专家。2012年起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林珲教授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等奖,⼴东省科技进步⼀等奖,教育部⾃然科学⼆等奖,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勒奖,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江西省⾃然科学⼆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
林珲教授发起创立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和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动多云多雨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等学术研究,创办《Annals of GIS》和《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