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至25日,第三届大湖研究会议在乌干达坎帕拉麦克雷雷大学召开。会议由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地理信息学院、麦克雷雷大学工程、设计、艺术与技术学院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黄河交通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丝绸之路计划联合承办。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的全程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江西师范大学作为论坛秘书处常设单位,我校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阳文静副研究员、陶俐芝博士以及地理与环境学院王忠富副教授组成的秘书团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本次会议以“大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乌干达、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湖泊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前沿议题,标志着研讨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大会开幕式由麦克雷雷大学工程、设计、艺术与技术学院学术院长Anthony Gidudu教授主持。浙江工业大学地理信息学院学术院长陈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林珲教授、麦克雷雷大学工程、设计、艺术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Moses Musinguzi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理研究所、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肯尼亚技术大学、卢旺达大学、乌干达国家渔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资深专家,以及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师生代表100余人参会,围绕湖泊水文、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方向展开深入交流。

林珲教授致欢迎辞

大会合影
会议期间,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浙江工业大学的陈曦教授分享了咸海流域湖泊变化的遥感监测成果,麦克雷雷的Anthony Gidudu教授探讨了淡水环境中塑料污染的遥感技术应用,俄罗斯科学院的Anastasiia Miadzelets博士则介绍了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保护研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Alphonse Kayiranga博士介绍了咸海湖泊萎缩保护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陈曦教授作主旨报告

Anthony Gidudu教授作主旨报告

Anastasiia Miadzelets博士作主旨报告

Alphonse Kayiranga博士作主旨报告
会议聚焦大湖监测和大湖生态举行专题报告。肯尼亚技术大学Sitoki Lewis Morara博士、乌干达国家渔业资源研究所Mark Olokotum博士、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John Kakala博士、同济大学周启鸣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沈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潘晓辉副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王忠富副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
论坛设置了圆桌会议环节,各国专家就湖泊研究的核心技术难点、跨国数据共享机制等议题达成合作共识,推动全球湖泊长期监测与联合科研。闭幕式宣布明年论坛将在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贝加尔湖举行。

圆桌会议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维多利亚湖及马巴姆巴湾湿地系统,深入了解当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线资料。

野外考察
继2023年鄱阳湖会议、2024年里海会议后,本届研讨会首次走进非洲大陆,标志着论坛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江西师范大学作为发起单位,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全球湖泊研究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学术智慧。
大湖研究会议官方网站:https://glf.j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