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今年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8项,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再创历史新高 ,获批项目简介如下: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申请代码 | 项目类别 | 批准金额(万元) |
31270522 | 胡启武 | 鄱阳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研究 | C030801 | 面上项目 | 81 |
41201033 | 王鹏 | 基于氮氧同位素的赣江硝酸盐污染源识别 | D010102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6 |
41201095 | 丁明军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 | D010106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8 |
41201409 | 吴建华 | 基于动态邻域的空间实体自适应最优匹配方法研究 | D010701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5 |
41261069 | 齐述华 | 结合激光雷达和光学遥感研究人工纯林下水力土壤侵蚀 | D010505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8 |
41261086 | 龚俊 | 基于三维R树的大规模点云数据管理和自适应可视化方法 | D010701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8 |
41262007 | 贾玉连 | 鄱阳湖地区末次冰期以来风成沉积体系研究 | D0209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51 |
81260449 | 赵安 | 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钉螺分布空间抽样优化研究 | H2611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52 |
胡启武(1979-),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其中一项已结题。承担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本科生教学工作,2011年参加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
鄱阳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研究(31270522),面上项目
本项目拟选择鄱阳湖湿地典型区,沿水位梯度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T-RFLP),开展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子研究,以阐明鄱阳湖湿地土壤易分解与难分解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差异及机理;探讨湿地水分与植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影响。
吴建华(1981-),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GIS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篇,参编教材1部,先后主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校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5项,参与GIS项目20余项,获3项软件著作权。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邻域的空间实体自适应最优匹配方法研究》:以相同或相邻比例尺实体匹配为研究对象,通过匹配数据的特征及差异分析,利用数理统计、空间关系、计算几何、动态规划、自适应等理论,研究以下内容:1)同名实体的相似或不变特征及其提取方法,建立计算简单、鲁棒性强的相似度指标;2)基于动态邻域特征相关的自适应最优匹配理论框架,以屏蔽多源多尺度数据之间的差异,提供通用的匹配框架;3)自适应匹配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实体动态邻域特征计算方法、相似度指标动态确定方法、基于动态规划的最优匹配算法等;4)原型系统开发和应用实验。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实体匹配的精度、自动化程度以及普适性,促进实体匹配理论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有效应用。
丁明军:男,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2005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获生态学硕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课题简介:植物物候作为气候变化的最佳指示器以及许多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参数,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该地区草地物候变化明显,但由于地面观测数据的缺乏,时间序列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该地区草地物候研究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长时间序列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遥感数据以及典型样地定位观测数据,结合尺度综合、对比分析、趋势检测、空间统计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丰富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研究案例,为青藏高原牧业生产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齐述华(1973-),男,博士,现为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近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鄱阳湖水文环境变化对越冬候鸟生境影响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之专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鄱阳湖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模拟模型》。
地区科学基金《结合激光雷达和光学遥感研究人工纯林下水力土壤侵蚀(41261069)》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江西省在治理荒山过程中培育了大量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杉木等为主的人工林,这些人工林的林相结构单一,尽管覆盖度较高,但林下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壤侵蚀量评价中,由于遥感技术获取区域陆表参数的优势,USLE中的植被覆盖因子往往由光谱植被指数(SVI)表征,但SVI 表征的植被覆盖因子难以合理评价人工林下土壤侵蚀。近年来,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波形信息被广泛用于森林结构提取。本研究拟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和集水区产沙试验和林相结构参数的调查,建立植被覆盖因子与林相结构参数的关系,结合光学遥感和ICESAT 卫星搭载的GLAS传感器所记录的波形信息获取区域的林相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林相结构森林的植被覆盖因子,以USLE 评价鄱阳湖流域不同林相结构森林的水力侵蚀差异。
龚俊,男,1978年生,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导。1997年武汉大学信息学部 “王牌”专业测绘工程本科毕业,2006年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主流SCI杂志和国家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课题3项。
“基于三维R树的大规模点云数据管理和自适应可视化方法”(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8万)
针对国家城市信息化发展、智慧地球建设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国家重大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强大的实时三维重建能力而被广泛关注,然而其高效的数据获取能力产生大规模点云数据,给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带来巨大挑战,并成为学界和工业界的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本课题拟采用先进的三维R树算法作为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自适应管理和可视化百亿级别的点云数据(数据量高达TB级,点数为100亿以上),为点云数据的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贾玉连(1971~),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专业,主要从事沉积学、全球变化与人地关系研究。末次冰期鄱阳湖地区风成沉积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阐述如下三个问题:1)过去十万年的地质历史时期内,随着全球进入最后一个冰河期,中国北方风成沉积是否能够到达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地区。2)现在的鄱阳湖地区的黄(棕)壤,甚至是红壤与网纹红土,哪些是风尘堆积,这些风尘堆积是从哪里来的,与中国北方黄土堆积有什么关系。3)中亚热带的鄱阳湖地区,是否存在区域性风尘堆积体系?如果存在,这些区域性风尘堆积体系是如何分布的?研究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试图对中亚热带如何相应全球变化这一第四纪地质学科学问题做出定性解释。
赵安 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省级课题若干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
项目简介: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钉螺分布空间抽样优化研究(地区基金)
用“推扫式”逐框普查方法获得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典型环境类型草洲试验样地的“钉螺密度”与“有螺面积”的理论“真值”;用地统计学方法计算不同环境类型草洲试验样地上钉螺空间聚集的尺度规模、各向异性、抽样尺度内钉螺密度的随机变化及可能的测量误差;用GIS格网空间分析技术计算不同环境类型草洲试验样地在不同“框点尺寸”与不同“框点间距”组合模式得到的“钉螺密度”与“有螺面积”,并与理论“真值”比较,确定现有“系统抽样法”钉螺密度计算的空间抽样最优“框点间距-框点尺寸”组合;用证据权重和数据驱动的地理模型,研究钉螺分布与各微地理因子之间的空间定量关系,探究现有“系统抽样+环境抽样法”中“有螺面积”计算的最优环境框点微地理因子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