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
南昌分中心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南昌分中心(简称HIST南昌分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分支机构,依托江西师范大学成立于2019年3月。主要从事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对自然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领域的保护和管理研究。
1 组织架构
HIST南昌分中心内设自然遗产部、文化遗产部、培训部和办公室等部门。
2 目标任务
HIST南昌分中心将围绕中心任务组织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特色领域的研宄优势,面向我国华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利用空间技术深入开展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培训,通过提供咨询、技术信息和人员培训等服务,为区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3.1自然遗产
(1)典型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基于全球变化和生态保护的目标,针对本区域最具典型特色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植物多样性格局分析、生物多样性组织机制、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分布格局和组织机制的地理分异和多尺度整合分析、植物功能形状与物种共存机制;碳动态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植物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植物空间分布格局与生境的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与管理;物种共存机制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等,揭示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机制,为森林资源的生态保育、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及可持续利用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信息技术在自然遗产保护的应用
对本区域重要的自然和特色区域鄱阳湖湿地、武夷山重要生态功能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等,采用实验观测、虚拟现实、数值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手段,以及结合空间遥感、GPS、GIS和建模等手段,实现湿地与流域及森林植被格局-生态过程耦合-时空尺度转换的有机结合。采用多尺度(地面观测、实验室模拟测试、数值模拟、结合3S技术的空间对地观测)实测分析和分布式数值模拟技术,实现森林生态过程耦合和尺度转换,为解决未来全球面临的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2文化遗产
加强华东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深度挖掘本区域文化的内涵,充分研究华东区域文化传播现象,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探寻出适合本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及快速发展和提升的途径,提升本土文化的地位。加强公众对文化的理解、认知,增强公众对文化的保护意识,把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历史传统而又地理相近的区域特色文化同体保护。设计和推广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模式,借助AR、VR技术等新兴空间信息技术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设计实现跨越时空局限、衍生关联景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景观和场景;通过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性、实时性、交互性、综合性表达,让公众充分地了解、感受并体验到文化遗产的内涵。
3.3生物圈保护区
华东地区是生物圈保护区的重要分布地区,包括江西井冈山生物圈保护区、福建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浙江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海洋生物圈保护区等4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占我国32处生物圈保护区12.5%。针对生物圈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过程的监测与保护、亚热带植被演替、生态旅游、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宣传和培训等研究工作。
南昌分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华东地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利用、宣传、培训和管理。运用空间技术,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监测,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建立起本区域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合作网络,并为当地管理部门对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通过咨询和人员培训,宣传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为监测、保护和管理本地区自然和文化遗产做出独特贡献。
首先利用空间技术,以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为基础,构建重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遥感影像和环境数据库,实现对遗产地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其次,通过走访调查和野外定点监测,实时掌握遗产地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变化情况对遗产地产生的影响,为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应对方案。南昌分中心将在华东地区自然和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的监测与评估及其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AR、VR等新兴技术的集成,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作用。
强调基于空间整合和区域、国际合作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个自然或文化遗产地走向一种跨越边界的、连续完整的保护空间格局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自然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通过对遗产地的天—空—地实时监测和科学研究,监测遗产地的动态变化,探讨全球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对自然遗产产生的影响,探索遗产的最佳评估方法,为遗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对遗产资源的最大保护。
通过研发空间信息技术对自然文化遗产进行科普、宣教、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利用AR、VR等技术手段,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生”和续存,通过构建可视化、情境化的三维动画、虚拟场景、关键活态事件,并将这些数字内容叠加在现实的自然与文化遗迹环境中,使遗产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功能、旅游、启智和创作山水文化体验活动的功能,实现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在保护的基础上可持续利用。
开展互动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生态教育形式,通过网络(自媒体)宣传、科技杂志、电视媒体、讲座等各种可能形式,向全社会传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结合线下实体培训、线上在线自学、海外大师课程分享、项目实训研发等模式,加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促进华东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提升应用空间技术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4.5 科学管理
加强南昌分中心的管理与建设,保障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运行。与政府相关遗产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启动进行华东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基础调查与整理,尽早推动建立本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大数据库,并按濒危等级进行排序,有针对性地对遗产地进行科学管理,积极探索华东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科学体系,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监测手段,对重点遗产地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