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2-11浏览次数:749

人文地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5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基础,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的学术人格。

 3、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向

 1、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

本方向主要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1)分析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重点关注江西省城乡最优发展路径的探索和规划方略;(2)研究新经济条件下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韧性城市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城市文化与社区建设等议题,分析城市与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特征、扩散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江西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热点问题;(3)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迁移、农户生计转型以及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关注鄱阳湖平原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形成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

本方向主要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1)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亚热带典型地区多重胁迫下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驱动机制;(2)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城乡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索新型人地关系视角下土地利用和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形成机制以及协调发展路径,重点关注亚热带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优路径的探索;(3)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出发,研究基于统筹区域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关注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理论和现代技术方法、城乡级差地租形成规律、城乡土地价格评估等理论、方法与实践。

 3、资源评价与旅游开发

本方向主要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1)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探究资源时空分布的特征、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优模式等问题,重点关注江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2)综合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重点关注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3)融合风景园林学、建筑学以及景观规划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原生旅游资源与景区建设相协调的规划模式、凸显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布局和区划方案等问题,重点关注江西省地脉、文脉条件下旅游规划方案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研究生导师

1

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

冯兴华、季凯文、赖格英、李建新、梁曼、刘凌佳、徐丽婷、张  乐、郑  林、钟业喜

2

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

丁明军、胡碧松廖富强、刘  影、倪才英、齐述华、舒晓波

3

资源评价与旅游开发

方朝阳、贾俊松、刘春燕、林  珲、毛端谦、阳文静、曾丽、赵  安



三、学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第一年为课程学习,第二、三年进行科学实践和论文撰写。

对于特别优秀者,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研究生在规定学制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课程内容以地理学为基础,侧重讲授人文地理方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兼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研究手段。课程体系设置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和方向探究课四级必修课程;非学位课程分为:方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三级课程。

 1、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 37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课程)不少于26 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9 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基本文献阅读1学分)。每学分以16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

1)公共必修课(共5门,8学分)

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课,由研究生院于第一学年内统一组织开设(专业外语课除外)。①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2门(总计3学分),分别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校硕士生必修)2学分,36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硕士生必修)1学分,18学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硕士生必修)1学分,18学时。② 第一外国语课有2门(总计4学分),分别为:公共英语(基础英语1学分、应用英语2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开设;专业外语(1门、1学分),各学科组织实施。

2)学科基础课(2门,6学分)

3)方向核心课(3门,9学分)

4)方向探究课(4学分)

5)方向选修课(至少6学分)

6)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 门,至少1 学分)

7)跨学科选修课(至少2 学分)

8)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不少于2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合格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

 2、课程考核

硕士生培养方案设置的各门课程均应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考核成绩达到75 分以上(含75 分)为合格。公共必修课和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 60分)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为闭卷与开卷;原则上,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方向探究课为考查课,由任课老师决定考核方式,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以及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

考核的目的在于评价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以期有助于督促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五、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1、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5次以上,主讲学术报告2次以上,并有相关摘要或笔记。学院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2、实践活动

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包括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的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技术推广、咨询、科技开发、专业实习及公益劳动等。硕士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须记入《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实践活动考核表》,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六、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至少阅读国内外前沿专著2部(外文专著不少于1部),论文文献80篇(外文20篇,中文60篇,其中近五年内的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论文阅读清单于确定导师一个月内,由导师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与学生共同确定,导师签名后交由学院存档,作为考核依据。

七、中期考核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各类课程、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的完成情况、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开题情况。中期考核前要求在读期间至少阅读本专业领域学术论文300-500篇,中期考核前至少阅读300篇,文献阅读能力的考核方式为撰写读书笔记,字数不少于10000字。

中期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定其具体流向,包括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两种情况。

八、科研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相关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拓宽和加深知识体系,培养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每学年末,硕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送审前,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达成如下目标之一:

 1)在B类及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2)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并发表学术论文(EI检索);

 3)主持完成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1项;

 4)出版专著或专著章节(排名前二);

 5)国家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或授权1项(排名前二);

 6)以第一排名获得学院认定的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

 7)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其他业绩。

未完成以上要求者,毕业论文必须提交给院学术委员会审查。若院学术委员会投票未予通过,毕业论文不予送审。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前必须进行开题报告、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等环节,阐明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创新点、研究进展等内容,导师和学院(学科)对上述环节审查合格后,硕士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环节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执行。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主攻方向及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为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重点考查硕士研究生的文献收集、归纳整理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

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情况、治学态度、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等。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认可后全部盲审。盲审通过的论文送专家评阅和答辩,答辩委员会人数为5-7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外聘专家担任。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环节严格按照《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扶助研究生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1.明确导师

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学生以主导师研究领域为主攻方向的同时,积极吸取辅导师的专业所长,借助学科交叉的优势创造优秀的科研成果。

 2.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导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学为主、导师讲授为辅的学习局面。

 3.因材施教

对不同背景和条件的研究生要制定有区别的培养方案和论文题目,导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志趣,并对其积极引导和扶助,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天赋。

 4.严格考核制度

在导师遴选、开题考核、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人文地理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01

99920002

公共英语

3

96

1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99920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2

学校统一安排

理工科必修

99920012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1

16

2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00320001

地理专业英语

1

16

2

廖金宝

各学院自行开设

学科基础课

00320002

现代地理学(双语)

3

48

1

李晓峰


0032000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3

48

1

赖格英/赵安

方向核心课

00320045

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3

48

1

郑林


00320046

经济地理学前沿

3

48

1

钟业喜/梁曼


00320047

现代人文地理学

3

48

2

冯兴华



方向探究课


00320048

乡村地理学(一方向)

2

32

1

张乐


00320049

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

(二方向)

2

32

2

舒晓波


方向

选修

00320054

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2

32

2

钟业喜/冯兴华


00320025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2

32

1

周杨明

00320018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方法)

2

32

2

徐丽婷/冯兴华

00320012

遥感地学分析(跨学科)

2

32

2

齐述华

00320009

自然地理学学术前沿(跨学科)

2

32

1

王鹏

必修环节

基本文献阅读与考核

根据《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基本文献考试实施办法》和《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基本文献考试实施办法》文件执行

1



学院考核

3学分

学术活动

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听取不少于10场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学术报告

1



学院考核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学院考核

补修

课程


地理科学基础




舒晓波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人文地理学基础




李建新


附件二:人文地理学科经典文献阅读书目与期刊目录

推荐阅读著作:

1、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出版社, 2001.

2、阎小培等编著.地理·区域·城市──永无止境的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2008.

4、吴传钧.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吴传钧院士.商务印书馆,2008.

5、顾朝林.人文地理学流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孔翔,钟业喜,申悦.人文地理学及野外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7、沃克著,彭少麟译.弹性思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迈克尔·巴蒂著,刘朝晖等译.新城市科学.中信出版社,2019.

9、大卫·伊斯利(著),李晓明等(译).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0、苏珊·汉森编,肖平等译.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商务印书馆,2009.

11、戈列奇,斯延森著,柴彦威等译.空间行为的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3.

12、大卫·哈维著,高泳源等译.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出版社,1996.

13、约翰斯顿著,蔡运龙等译.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0.

14、蔡运龙等编著.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商务印书馆,2011.

15、皮特著,周尚意等译.现代地理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7.

16、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译.人文地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3.

17、艾萨德著,杨开忠译.区位与空间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8、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9、贺灿飞.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

20、贺灿飞.演化经济地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21、姚鲁烽,何书金,赵歆.地理学论文写作.科学出版社2021

22、迪肯著,刘卫东等译.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商务印书馆2007

23、阿兰·R. H.贝克著阚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2008

24、蔡运龙译.地理学与环境—系统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1997

25、李九全等著.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

26、雷金纳德 戈列奇.空间行为的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3

27、苏珊·汉森,吉纳维夫·朱利亚诺编.城市交通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4

28、巴恩斯等编童昕等译.经济地理学读本.商务印书馆2007

29、方创琳等著.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商务印书馆2007

30、毛汉英.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商务印书馆2008

31、大卫·哈维著,高泳源等译.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书馆1996

32、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

33、美国国家研究院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

34、李善同著.城市化中国:新阶段、新趋势、新思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35、顾朝林译.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17

36、斯蒂芬·威廉姆斯,艾伦·.旅游地理学(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8

37、黄弘等.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38、山形与志树等著,曹琦等译.韧性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39、王冬梅等著.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体系构建及生态系统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4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编.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争议观点解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推荐阅读论文:

[1]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2020,75(12):2570-2592.

[2]刘焱序,傅伯杰,王帅,赵文武,李琰.空间恢复力理论支持下的人地系统动态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20,75(05):891-903.

[3]邓祥征,金贵,何书金,王成新,李兆华,王占岐,宋马林,杨庆媛,张安录,陈建成.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20,75(02):226-239.

[4]刘彦随,周扬,李玉恒.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5]任宇飞,方创琳,孙思奥,鲍超,刘若文.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20,75(03):589-606.

[6]卢薇,尹铎,朱竑.西方超越人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9,74(10):2178-2191.

[7]蔡晓梅,刘美新.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关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9,74(08):1680-1694.

[8]程昌秀,史培军,宋长青,高剑波.地理大数据为地理复杂性研究提供新机遇[J].地理学报,2018,73(08):1397-1406.

[9]段德忠,杜德斌,谌颖,管明明.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8,73(04):738-754.

[10]樊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J].地理学报,2018,73(04):597-607.

[11]刘彦随,张紫雯,王介勇.中国 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8,73(02):203-218.

[12]丁建军,冷志明.区域贫困的地理学分析[J].地理学报,2018,73(02):232-247.

[13]李升发,李秀彬.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7(09):1123-1150.

[14]彭建,胡晓旭,赵明月,刘焱序,田璐.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进展:从认知到决策[J].地理学报,2017,72(06):960-973.

[15]王录仓,武荣伟,李巍.中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J].地理学报,2017,72(06):1001-1016.

[16]宋小青.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J].地理学报,2017,72(03):471-487.

[17]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72(01):116-134.

[18]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基础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6,71(12):2067-2088.

[19]贺祥,林振山,刘会玉,齐相贞.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_(2.5)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07):1119-1129.

[20]宋涛,陆大道,梁宜,王倩.20年国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6,71(04):551-563.

[21]刘瑜.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J].地理学报,2016,71(04):564-575.

[22]陈明星,李扬,龚颖华,陆大道,张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J].地理学报,2016,71(02):179-193.

[23]胡宪洋,白凯.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J].地理学报,2015,70(10):1632-1649.

[24]汪明峰,程红,宁越敏.上海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5,70(08):1243-1255.

[25]徐勇,孙晓一,汤青.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概念、方法及应用[J].地理学报,2015,70(07):1068-1079.

[26]彭建,党威雄,刘焱序,宗敏丽,胡晓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5,70(04):664-677.

[27]彭建,汪安,刘焱序,马晶,吴健生.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5,70(02):333-346.

[28]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5,70(02):186-201.

[29]王劲峰,葛咏,李连发,孟斌,武继磊,柏延臣,杜世宏,廖一兰,胡茂桂,徐成东.地理学时空数据分析方法[J].地理学报,2014,69(09):1326-1345.

[30]刘卫东.经济地理学与空间治理[J].地理学报,2014,69(08):1109-1116.

[31]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69(08):1130-1144.

[32]刘劲松.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08):1177-1189.

[33]白凯,周尚意,吕洋洋.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08):1190-1206.

[34]汤放华,汤慧,孙倩,汤迪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J].地理学报,2013,68(10):1357-1366.

[35]鲁政.认知地图的空间句法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10):1401-1410.

[36]陆大道,杜德斌.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J].地理学报,2013,68(06):723-727.

[37]陶伟,陈红叶,林杰勇.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02):209-218.

[38]龙瀛,张宇,崔承印.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J].地理学报,2012,67(10):1339-1352.

[39]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67(08):1031-1043.

[40]李双成,刘金龙,张才玉,赵志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J].地理学报,2011,66(12):1618-1630.

[41]洪国志,胡华颖,李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12):1548-1558.

[42]李双成,王羊,蔡运龙.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J].地理学报,2010,65(11):1315-1324.

[43]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44]孙伟,陈雯,陈诚.水环境协同约束分区与产业布局引导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07):819-827.

[45]吕拉昌,李勇.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J].地理学报,2010,65(02):177-190.

[46]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周绍宾,石玉林.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4(02):221-233.

[47]林珲,黄凤茹,闾国年.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兴起与实验地理学新方向[J].地理学报,2009,64(01):7-20.

[48]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08):787-798.

[49]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11):1123-1131.

[50]孟斌,王劲峰.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05(02):277-288.

[51]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J].地理学报,2004(S1):101-108.

[52]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王缉慈,秦其明,李有利,柴彦威,张镱锂,刘卫东,王劲峰,宋长青,冷疏影,王民.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J].地理学报,2004(06):811-819.

[53]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J].地理学报,2003(01):3-8.

[54]骆剑承,周成虎,梁怡,张讲社,黄叶芳.多尺度空间单元区域划分方法[J].地理学报,2002(02):167-173.

[55]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01):85-95.

[56]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02):127-135.

[57]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03):294-301.

[58]H·巴凯斯,路紫.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J].地理学报,2000(01):104-111.

[59]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J].地理学报,1999(05):401-408.

[60]顾朝林,蔡建明,张伟,马清裕,陈振光,李王鸣,沈道齐.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03):14-22.

[61]Daron Acemoglu and Pablo D. Azar, Endogenous Production Networks, Econometrica, 10.3982/ECTA15899, 2020, 88(1):33-82.

[62]Kristian Behrens, Brahim Boualam, Julien Martin, Are clusters resilient? Evidence from Canadian textile indus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Volume 20, Issue 1, January 2020, Pages 1–36, https://doi.org/10.1093/jeg/lby064

[63]Daniel Hörcher, Bruno De Borger, Woubit Seifu, Daniel J. Graham,Public transport provision under agglomeration economie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ume 81,2020,103503,ISSN 0166-0462,https://doi.org/10.1016/j.regsciurbeco.2019.103503.

[64]Michael Wyrwich, Migration restrictions and long-term region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large-scale expulsions of Germans after World War II,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Volume 20, Issue 2, March 2020, Pages 481–507.

[65]Pascal Mossay, Pierre M. Picard, Takatoshi Tabuchi,Urban structures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ume 83,2020,103522,ISSN 0166-0462.

[66]Michael P. Leung, Treatment and Spillover Effects Under Network Interfere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20,102:2, 368-380.

[67]Somik V. Lall, Mathilde Lebrand, Who wins, who loses?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146, 2020, 102496.

[68]Anthony Soroka, Gillian Bristow, Mohamed Naim & Laura Purvis (2020) Measuring regional business resilience, Regional Studies, 54:6, 838-850.

[69]Yuki Takayama, Kiyohiro Ikeda, Jacques-François Thisse,S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systems under commut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ume 84,2020,103553.

[70]Stephan Heblich, Stephen J Redding, Daniel M Sturm,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etropolis: Evidence from Lond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ume 135, Issue 4, November 2020, Pages 2059–2133.

[71]Arzaghi, Mohammad, J. Vernon Henderson. 2008. Networking off Madison Avenu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5(4): 1011-1038.

[72]Baum-Snow, Nathaniel. 2007. Did Highways Cause Suburbaniz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2(2): 775-805.

[73]Krugman, Paul. 1994. Complex Landscap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 412-416.

[74]Shiue, Carol H. 2002. Transport Costs and the Geography of Arbitrag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2(5): 1406-1419.

[75]André Gröger,Easy come, easy go? Economic shocks, labor migration and the family left behin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ume 128,2021,103409,ISSN 0022-1996.

[76]Kichko S. Competition, land prices and city siz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20(6): 1313-1329.

[77]Federica Cappelli, Gianni Guastella & Stefano Pareglio (2021) Institutional fragment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European Union cities, Regional Studies, 55:2, 269-281.

[78]Jakubik A, Stolzenburg V. The ‘China Shock’revisited: insights from value added trade flow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21, 21(1): 67-95.

[79]Sun W, Guo D, Li Q, et al. School Runs and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20, 86(1):103606.

[80]Li T, Wang J, Huang J, et al. Exploring the Dynamic Impacts of COVID-19 on Intercity Travel in China[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21, 95: 1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