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环境学院2022年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09浏览次数:10

地理与环境学院2022年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学位点围绕内涵建设,取得了以下工作成就:

一、人才引培方面

学位点实施“团队引才、平台育才、激励成才”策略,全年面试15人次,学院报到8人,实验室报到3人。其中优秀海归2人(田野、王忠富),博士人才11人(学院:徐丽婷、高华、江英辉、胡国建、梁金凤、徐焰华、李启悦、李振灵;鄱阳湖实验室:陶俐芝、何育枫、李胜龙)。

林珲教授获江西省科协推荐担任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会长。黄高翔博士入选2022年度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人才项目;廖金宝担任生物学大类1top期刊《Integrative Zoology》青年编委;吴波教授获2021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方朝阳获评二级教授,5位老师晋升高级职称和4位低职高聘,已经形成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人才梯度。

二、研究生培养方面

2022年招收博士12名,硕士134名,比2021年增加15名。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修订了地理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和研究生文献考核办法,并首次进行文献考核考试。积极组织研究生导师开展教研教改。钟业喜领衔《鄱阳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团队》获推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恢复生态学》获批江西高校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经济地理学》和《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分别获得省级和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案例建设项目;夏宇获批省级研究生教改课题。

学院首届地理学博士生毕业3名,2名获得双优;15篇校优硕士论文,全校并列第二2名博士和13名硕士获得国家奖学金,全校第二1名博士3名硕士获省政府奖学金。研究生获批11项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全校第三;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A类以上论文50篇,其中,校定权威论文22篇;

三、学科建设方面

地理学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四跨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快速发展。跨学科:吴建华教授牵头,联合校内中文、体育等学科成立语言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申报《空间人文综合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学位点已通过教育部公示,胡启武教授牵头,联合校内生命、化学等学科成立了江西师范大学双碳中心,张乐教授牵头,联合国教学院负责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跨地区:林珲教授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西省水文局、江西省气候中心等10个单位成立了内陆湿地与流域系统科学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鄱阳湖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站。跨国界:联合爱尔兰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乌克兰苏梅大学等国际知名机构共同开展国际教育与科学合作。跨行业:联合军民融合办、中国卫星定位导航协会、北京航天宏图、天津飞腾、广州中海达、江西和壹等单位共同打造北斗遨翔产业学院。

四、国际交流方面

地理学科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依托国际华人地理信息协会和创会会长林珲教授的优势资源,“五维联动”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是强化海外师资:2022年全职引进美国佐治亚大学田野博士、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王忠富博士两位优秀海归,柔性聘任香港大学博士后王晶等境外青年才俊申报国家基金。

(二)是培养国际学生2022年克服疫情困难,招收2名卢旺达留学生为GIS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送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陈雨柔以3+1+2方式攻读莫斯科大学硕士。

(三)是承办国际会议:2022年承办了高铁与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分会,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

(四)是构建合作网络:联合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共建空间科学联合实验室,联系爱尔兰、加拿大等境外CPGIS会员共同申报第一届大湖研究国际研讨会,搭建长期稳定的“国际大湖论坛”学术平台。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申报国际合作项目。

(五)是编撰国际期刊:创办2年的全省第二本国际英文期刊《计算城市科学》目前已被国际知名数据库Scopus收录。廖金宝担任1top国际期刊青年编委。

五、科研业绩方面

地理学科2022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40项,获批12项。其中,面上3项(占全校50%),青年6项(占全校38%),地区3项。总量较2021年(7项)增长71%;经费437万元,较2021年(220万)增长98%数量和经费均列全校第二。另外,省厅基金7项,总经费200万元。

全年发表B类以上论文82篇。其中顶刊论文13篇(20213篇,增长3+

),A类及以上论文67篇(202124篇,增长1.8倍),SCI/SSCI论文51篇(202126篇,增长1),二区及以上论文40篇(202112篇,增长2),学校权威论文32篇(202111篇,增长1.9);此外,出版教材1部,获批国家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3项。

林珲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联合研究成果“国产地理建模与模拟软件平台”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第一名。吴波教授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共南昌市委市政府、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专门发函感谢胡碧松教授、李启悦博士科学研究工作成效。各类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合同额134万,到账84万元。横向课题立项41项,到账经费达954.71万,占学校34.4%,单项指标排名全校第一

六、学术交流方面

联合鄱阳湖实验室主办和承办8项重要国内外学术活动。2022年高铁与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生态系统智慧化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级高级研修班、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分会、江西省地理学会第四届地理周、2022年南海年会、江西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北斗遨翔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刘经南院士、龚健雅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吴立新院士、原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裴军令研究员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150余人次。林珲教授在CPGIS30周年学术年会、空间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世界VR产业大会做特邀学术报告。线上线下听众总数超过万人。学科声誉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