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我院开展“地理周”科普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包括虚拟教学实验室地理体验、VR设备体验、水质检测、垃圾分类、实验室参观介绍、北斗乐跑等活动。此次科普活动旨在增强学生们对科技与自然的体验,对地理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
巧融科学技术,探索地理之妙。为增强学生体验感,更好地宣传地理环保知识,此次活动向参与者展示了地理AR沙盘系统,全息教学系统和鄱阳湖空天地一体化系统。
驰骋虚拟VR,学习地理知识。学生们带上VR眼镜,认真感受VR中的美丽地球。在体验VR技术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视野日益拓宽,对地球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感受AR与全息投影,探索地理独特魅力。活动中,讲解人员耐心引导同学们认识AR与全息投影技术,近距离接触地理AR沙盘系统,沉浸式体验全息教学,帮助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对环境保护的自主性。
体验一体化系统展示,了解鄱阳湖生态环境。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通过鄱阳湖空天地一体化系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鄱阳湖湿地的环境状况,对于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候鸟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
科技与环保知识宣传的巧妙融合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性,有效引导着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环境保护。、
同感生命之源,做小小水精灵。水是生命之源,为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蓝天环保社团湿地与水环境部门开展了水质检测活动,通过动手实验展示不同用水的具体情况,引导孩子们了解水质,从而更好地爱水,护水。
寓教学于乐趣,助力垃圾分类。为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学生节碳意识,蓝天环保社团绿色环教部门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趣味转盘、环保飞行棋、乒乓运球、DIY环保画布和风机模型发电等一系列游戏,学生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观赏地质标本,细观环境变迁。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的发展,本次“地理周”活动安排了讲解志愿者为同学们介绍地质标本。
北斗定位勇闯关,勤学知识提素养。依托北斗系统定位导航功能,地理与环境学院地信北斗班志愿者积极组织各位成员参与北斗定位闯关赛。在比赛过程中,志愿者细心引导孩子们学习北斗导航系统知识,不断提高科技知识素养,将创新理念有机结合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科技与环保的碰撞绽放出绚丽的火花。地理与环境学院第五届地理周活动将科技与环保有机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科普活动体验感,深受家长与学生的支持。